站内搜索

实验室简介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01年首批联合认定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北京农学院,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姚允聪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教授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总体定位是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开展植物遗传改良、种质创新与利用,果实发育与调控和高新生物技术研究。目标是将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基地。

研究方向

    实验室紧密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北京新农村建设需求,瞄准植物学科群中的前沿问题和关键技术,积极探索应用农业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服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开展以下3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

1.植物遗传改良、种质创新与利用

    围绕北京农业籽种产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利用北京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挖掘和利用优异植物基因资源,引进、筛选和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和高抗的新种质。

2.果实发育与调控

    以提高园艺植物果实品质为目标,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深入揭示果实发育、成熟和衰老的生理及分子机理,并研发果实成熟和衰老的调控实用技术。

3.高新生物技术研究

    针对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以循环农业为切入点,研发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环境友好的防治技术。

研究特色

    实验室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筛选出一批与果实品质形成相关的基因,包括糖积累基因和果实成熟调控基因等,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果实品质形成的机制。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方面,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和观赏品种资源,包括青贮玉米、观赏海棠、耐热生菜、耐低温西红柿、早熟板栗等,为北京市“打造‘种业之都’的目标,提升北京现代种业发展水平,率先建立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做出应有贡献。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利用高新技术加强种植业产前、产中优质、安全、标准化研究,研发出一批高效低毒的环境友好型农药,服务北京食品安全和生态建设。

科研队伍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50余名,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5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70%,博士学位研究人员占60%。实验室坚持学科共建,学术融合,资源共享,为学校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研条件

实验室是综合、开放和服务型的研究平台,研究特色鲜明、学科交叉、仪器设备先进,实验室现有使用面积1300平方米。仪器设备200余台(套),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0余台,主要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冷冻超薄切片机、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毛细管电泳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超速离心机、多联机定量浓缩系统、等温滴定微量热仪等。所有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面向全校及社会开放。实验室下设3个技术平台: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理化分析技术平台,显微技术平台。

成果概述

    近五年来,实验室紧密围绕三大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强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在科研项目方面,实验室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6项,总经费4151.50万元。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在论文和专著方面,实验室发表三大检索科研论文近百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篇;出版专著7部;地方标准6部。在专利和新品种方面,实验室研发的“一种板栗菌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等28项成果获得国家授权专利;选育并鉴定了观赏海棠、枣、板栗、生菜和玉米等新品种17个。在成果奖励方面,实验室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5项;北京市农业推广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农业推广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农业推广奖三等奖2项。



Copyright © 2018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